跟着书法家崔春奇老师学习书法一一读帖、临帖

时间:2023-05-25 08:29:35

我们的老师--崔春奇:

中国书法家协会注册书法老师;

中书协书法考级河北省中心副秘书长;

河北科技大学文法学院客座教授;

河北老年开放大学“专业授课教师”;中华《诗词月刊》石家庄站站长。

大凡书法名家都对读帖、临帖十分重视,书法家崔春奇老师也是这样,他的教学理念:“以碑帖为圣贤,以书论为指南,以临摹为路线,以创新为科研”。高度概括了学习书法的基本理论,指出了学习书法的途径,对于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书法知识和技能指明方向,耳闻目睹崔老师的书法理论和作品,彰显着大书法家的风范。他告诉我们,所谓读帖不仅要读还要会读,要读的懂,读的通,

什么是读?怎么读?

  通过读帖,读明白执笔和用笔的方法,读懂字帖的结构特征,笔法变化,笔顺的秩序,及精神内涵,崔老师对读帖,出深入化,细致入微的讲解道:“执笔,要指实掌虚,五指齐力。用笔,要中锋鋪毫。点画,要圆满周到。结构,要横直相安,意思呼应。分布,要错综变化,疏密得宜,行气贯通。一画之内讲轻重,一字之内讲粗细,上下之间讲大小,左右之间讲强弱,一点之作讲三折,同一走向不同写,不同方向统筹措,安排迎合巧避让,燥润浓枯预思量,发力之点前中后,运笔技巧起行收,轻重缓急莫一样,捻管使转顺逆藏,循理化法兼施意,结构章法精布局。精临深悟莫迟疑,放大古人小自己。”

崔春奇老师讲道:“书法是文化,是艺术,学书法不是简单抄写汉字。我们今人读古人法帖为了什么?是为了领悟并发现、再现、还原古人法帖内蕴藏着的执笔用笔的方法和技巧、过程和动作,从而领会作品的境界和意韵,体味书家的情操和风尚,并在破解承传书法共性基础上,了解或接受书家的个性追求。”

崔春奇老师强调,“不读帖,就不能入帖,不能入古。不认真反复读帖,就不会明白法帖的形质和神韵,就不会做到“胸有成竹、意在笔先”。所以说,你读不明白,肯定也写不明白。”

崔老师告诉我们读帖就是对每个字,每个笔画进行细致的分析。不单是在读字帖中的文章、内容。着重在读字帖中的字。对字的结构特征,笔法变化,笔顺的秩序,同一个字在文章中不同处理方法,进行研究,心追手随。掌握之后在书写的时候,才能够依形据势,挥毫而出。详细分析字的结构,最大程度的去还原其中的规律和细节。因此说读帖就是学习书法的秘诀,读帖就是破译书法家写字技巧的钥匙。要读字的结构,章法、字的轻重、粗细、疏密、转折之变化,把一行字的“中线”在哪儿搞清楚。像解剖麻雀一样,周到细腻,心中有数,坚持反复推敲、读懂字帖的精髓。

  崔老师通过多年的实践对读帖总结出:“以碑帖为圣贤,以书论为指南,以临摹为路线,以创新为科研。运用儒家精华,中庸,中和,贵和尚中,不激不厉。志于道,游于艺。运用道家精华,道法自然,书肇自然,髙古质朴;法天贵真,得真趣,不刻意,无意于佳乃佳;神与物游;有无相生;计白当黑;气韵生动,行气贯通。运用佛家精华,凝心聚力,意念集中,参禅入定;淡泊功利,静心息虑,脱俗清逸,空灵致虚。”

 通过崔老师对读帖的讲述,读贴一定要带着问题去读,不要简单的浏览,而是要认真仔细的看,强调的是心领神会,要知道字的点画,起、行、收处用笔的态势,分析起笔、行笔、收笔的要领及笔的运行的方法,要从细微处窥测书体的特点,提高辨别和鉴赏能力。对于读帖,有人在读帖时能够出神入化,并且乐此不疲,身心沉浸在一种艺术陶醉的快感和美不胜收的境界。那斑驳不清,风格迥异的各种碑帖,仿佛徜徉于历史长廊。饱览到众书法家的风彩。

  崔老师告诉我们一定要丢掉个性,要脚踏实地的读帖,准确再现字帖中的字,要去理解“越是最基本的,才是最重要的,越是最简单的,也是最难的。”汉字是以笔画组成的字,学好其中一个笔画,就可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崔老师以横的笔画为例讲道:“笔画中的横(一)在很多字中反复出现,如能把这一横写好,就可在其它字中共同享用横的笔法,还有竖(丨)……。”  帖子都是历代大书法家,留下来的碑帖,或者真迹,都是书法艺术中的瑰宝,是我们学之不尽,用之不完的书法食粮。要读出字的结构、形态、气势、神韵,明白这些字的精神境界及内涵。读帖时还要静下心认真去读,去思考。古人的字行间里,不单单是字,而是一种艺术,呈现在眼前的字潇洒飘逸、神采奕奕,活灵活现,透露出当时古人书写时的处境、为人处世,心情的喜怒哀乐,所处地理环境,有时如临崇山峻岭,高山流水,万马奔腾,微妙微肖,有时会一马平川,潺潺流水,起伏跌宕,妙不可言,当此时你读帖的境界和意念,隔着时代也随着古人一样律动,下笔时才能妙笔生花。老师告诉我们“读帖”不是复读机也不是复印机,而是通过读古人、古帖,来理解古人精神境界,然后用自己的笔写出来。纵观历代书法家都对读帖有着论述,例如颜真卿请老师张旭传授书法秘诀,张旭回答(学习书法一要“工学”即勤学苦练;二要“领悟”即从成象中得到启发)。只要你是学书法,就要一辈子去读帖、去临帖。读帖、临帖可以忘忧忘我,入神,入境。品味那种时代的美,触摸古人的精神与笔法,与古人交流书法的艺术,只有置身那种精神境界,才能深刻领会古人的辛勤与智慧,感受到历史文化的深邃与厚重。时代已经过去,但是古人的精神与艺术是永恒存在的。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学会之后也就分担起弘扬中华民族书法文化的责任,岜不为自豪。

  要读帖就要先解决读什么帖的问题,对初学者来说第一要务就是选帖:你到书店去会看到字帖,琳琅满目,名家不胜其数,书体都不尽相同,使人眼花缭乱无从下手,如何选择呢?崔老师告诉我们选帖的方法,特别是针对初学者,要根据自己的爱好,选自己喜欢的字帖,适合自己性格和手法的字帖,只要你喜欢的字帖,就容易产生感情,也容易上手,产生联想,也更能产生学习的动力。字帖虽多且独具特色,但总有和你产生,那怕是一点点共鸣或者你看得上的帖子吧,这种选帖的方法非常的实际,为选帖找到了一条捷径,减少了走弯路,通人性,贴地气,近真情,适时,适事,适人,使选帖有针对性,有的放矢,体现出灵活的、实事求是的教学方法。为初学书法者顺利找到了主攻的方向和自身的定位。犹如在众多跑道中找到了适合自己学习书法的跑道,前进吧方向是一致的,目标是相同的。

  学书法,多以字帖为主。书写出来的字好坏,用什么来衡量呢?还要以字帖为标准来衡量,字帖就是艺术的标准和标尺,是打开书法大门的启蒙导师。那是因为字帖中贮存着数千年古人的辛勤与智慧,在寻幽探胜中,字帖也就能诠释衡量写出来字水平与高低。众多的书法家有着不同的风格,书体尽不相同,门类繁多,形体各异,但艺术标准都是一样的。

  崔老师关于临帖用笔的论述:用笔,要快捷爽辣、秀润劲利、提按带转、八面出锋。结体,要精谨遒健、字字意别、笔笔异迥、制宜因情、奇正相生。章法,要因体赋形、据势变形、气势贯连、神不外散、和中有违、对立统一、疏宻虚实、妙合自然。

  要勤临帖,多练,而多练在于临,先想好后写有利于思维的集中,经过长期临帖,养成动笔先动脑的好习惯,临帖只是手段,创作才是目的,通过临帖把掌握的范字的笔法及构造原理,用自己手中的笔表达出来,这就是理念与实践的结合,古人与现代人的结合,写出来的字不能够表达其心意,理论虽然完美,写不出效果,那就等于徒劳。因此必须勤学苦练才能潇洒自如,写出漂亮的汉字来, 要读帖,要临帖,把所临的字变成自己的,才能融会贯通,以求达此目的。


崔春奇老师

  崔老师说古人写的字有灵魂,有精神,我们写出来的字和意境要走近古人,贴近古人。最后通过勤学苦练再回到现实中来,写出自己的风格,否则写出来的字就如同复印机复印的字一样,不能称之为书法。

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一段故事就说明了这个道理,有故事讲:王羲之边吃饭边练字,眼睛还看着字的时候,错把墨汁当成蒜泥蘸着吃。搞的满嘴都是墨,夫人看到,心疼地对王羲之说:“你要保重身体呀!你的字写得很好了,为什么还要这样苦练呢?” 王羲之抬起头,回答说:“我的字虽然写得不错,可那都是学习前人的写法。我要有自己的写法,自成一体,那就非下苦工夫不可。”

  古人学习书法尚且还要学前人的,我们更没有理由不为之,我们要循着古人的脉搏还原古人所写的字和古人的精神风貌,在此基础上写出自己的个性来,达到创作的目的。做一个会写书法的人。 (作者:学员邢印海)

 

 

打赏 小编给力,赏他~

可能喜欢

众赢信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