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逢清明祭炳森 “刘隶”花盛九州馨 —— 纪念中国著名书画家刘炳森先生逝世 17 周年(之一)

时间:2022-03-27 17:55:00   来源:京津冀在线网   作者:崔春奇


京津冀在线网综合(编者按)中华文明一贯重视和倡导大力继承弘扬包括书法在内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刘炳森,就是当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之一。

       刘炳森(19372005)先生是当代享誉中外的著名书画家。直到今天,他的书法每天都在被人们大量的使用着,人们亲切地称之为“刘体隶书”或“华文隶书”。

      刘体隶书,集艺术与实用为一体,真正达到了雅俗共赏的境界,故在中国书坛和使用汉字的国家和地区中,有着十分广泛深入的传播和影响,而潜心学习临摹刘隶的人,更不知有多少。

      为更好地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大家纪念中国著名书画家刘炳森先生逝世17周年前夕,京津冀在线网书画频道特地寻访到刘炳森先生 1975年在河北省栾城县苏丘村下乡时的亲传弟子、现年72岁的当代刘隶书法传人崔春奇。

       崔春奇先生应邀,向我们重点回顾了他的恩师刘炳森生前,在栾城苏丘村对他的书艺传授,对中国书法事业的探索、创新、奉献,对他本人成长的教诲、指引、影响。本篇回忆录共有四部分,京津冀在线网在四篇刊载。

       同时,崔春奇还从刘炳森先生的书品,人品,立身处世的高风亮节等多方面提供了鲜为人知的历史秘闻,读来感人至深。其中部分刘炳森先生的照片尚是首次披露。

      最后,崔春奇还就今天人们如何学好书法,以《学刘散言》为例,理实结合,深刻剖析了书法人才成长的特有规律。

      让我们一起随着崔春奇老师的回忆一起缅怀刘炳森先生的平凡而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吧。


第一部分 忆往昔岁月峥嵘

盼法师春奇有缘

中华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丰腴深厚。书画艺术是

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殷墟甲骨、商周鼎彝、荆楚帛

画,尽显先民书画精思;敦煌莫高石窟,壁画精美绝伦,

国人和全世界为之倾倒折服。“书圣”王羲之,“画圣”吴

道子......,历代书画大家层出不穷,灿若星斗,光耀千

古。《兰亭序》、《祭侄稿》、《韩熙载夜宴图》、《清明上河

图》......,一件件稀世珍品、旷世国宝,乃是国人和全

人类最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放眼全球,唯有我中

国书法的载体汉字是传承数千年而不衰落的文字;书法、

篆刻申遗成功更加表明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得到国人和

全世界的厚爱和珍重。如果说,中国和世界各大博物馆、

美术馆珍藏的中国古代书画,彰显了我中华民族传统艺术

辉煌的过去和昨天,那么,包括刘炳森在内的当代和而今

有建树的书画家们,也已然或正在以他们的精品佳构,接

续充实着中国和全人类的艺术宝库的今天。

苏丘人巡礼武英殿 崔春奇再叩恩师门

世界的北京。

2017 年 1 月 18 日。一个平常的日子,历史又注定了

它将被后人想起……

恢宏的故宫博物院。

天寒地冻,滴水成冰。反衬着研究者炽烈的期盼,求

知者由衷的热情。

壮丽的武英殿。

500 年的武英殿,迎来送往,早已习惯,而今天,她

古貌新颜,别开生面,正为已故中国著名书画家刘炳森先

生,举办规模宏大为期两月的书画作品暨文献展,纪念他

诞生八十周年。观者如潮,人流不断……诠释着意义的非

同一般。

作为河北栾城苏丘人的我,怀揣着与众不同的情感和

心愿。我想的是,追寻先生 足迹,重温先贤精神;我为

的是,弘扬经典,再叩师门。我缓缓走到殿下,又迫不及

待地进入。瞬间,让我感到先贤又一次带给我的震撼。此

刻此时,仰望着炳森先生和蔼可亲的遗像,默诵着炳森先

生雄浑遒劲而又典雅秀逸、气势磅礴而又潇洒鲜活的书画

文献,注目着系统介绍炳森先生生平事迹的图片,我一直

波动的感情潮水,翻滚着记忆的浪花,逐渐冲开了思绪的

闸门,一下子回到了上个世纪……

古栾三碑碑文作者杨梅山与刘炳森在一起


忆往昔岁月峥嵘,盼恩师春奇有缘。1951 年春,我

出生在“三苏”祖籍河北栾城苏丘村, 在爷爷和父亲督

导下,9 岁开始接触书法。 在完小和初中,临写颜、柳、

赵和欧派黄自元间架结构 92 法等,先后得到林荫英、赵

一之等先生有力而亲切的辅导。在初中阶段,我又喜欢上

隶书和毛体草书。临摹毛主席草书诗词手迹,已成为课余

最感兴趣的美事。我把隶书写在学校大操场周边墙壁上,

也常把临摹的毛主席手书诗词作品送给朋友。就这样,逐

渐培养起自已对于书法艺术的兴趣,以至于成为终生的业

余爱好和精神寄托。我觉得书法不仅形体美、表象美,而

且是个人总体文化素质艺术造诣的展现,是文化人的脸面

和体面。历代大书法家,他们有的以线条优美见长,有的

以笔画雄健出众,有的则以间架潇洒驰名。对古圣先贤的

追摹,对提高书艺的渴望,成为青年崔春奇长盛不衰的梦

想。但是上世纪五六十 年代,中国农村的文盲还占人口

的大多数。在华北平原普通村庄、普通学校,很难遇到高

明的书法教师和书法家,“踏破铁鞋无觅处”。当历史来到

文化大革命后期,党的团结教育知识分子政策的实施,使

我“学书寻师”的宿愿,有了转机:但可遇而不可求。

“颜筋柳骨右军神,涵苍寓秀得天真。”继《国际歌》、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这两本字帖面世之后,1974 年 4

月,上海书画社为炳森先生出版了第三本字帖《隶书字帖

(一)鲁迅诗歌选》。出版本书的宗旨,正如此书前言《毛

主席语录》所说:“一切革命的文艺工作者都应该学鲁迅

的榜样,做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牛,鞠躬尽瘁,死而后

已。”

“书坛千古溢清芬,笔法前贤启后人。”乃炳森先生

虎年诗作:“且送严寒迎酷暑,墨花香里又新春”。正是

1975 年的春,中国著名书画艺术家刘炳森先生,从北京

故宫博物院来到了我的家乡——河北省栾城县苏邱公社

“三苏”祖籍苏丘村。一进村入户,他就俯下身子,扛起

锄头,同当地的贫下中农打成一片,实行同吃,同住,同

劳动,同锻炼。在接受工农兵再教育的实践活动中,磨炼

身心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身体力行,实现“兴无灭

资”的“思想改造”。这种情形,在那时,全社会皆然。

风光行处好,云物望中新。炳森先生曾谈到,站在地

处华北平原的苏丘村的房顶上眺望,晴朗的日子里,可以

看到西边的太行山脉,看清山上建筑,看准沟壑纵横的纹

理走向……。

栾城苏丘村里农民书法爱好者崔明贵与刘炳森


以太行为题,炳森先生写下一首七律《嶂石

岩》:大道徜徉入太行,轻云常绕小山庄。

泉鳴石上闻奇语,鳥啭花间透异香。

碧草茵连千顷树,朱峰壁立万重冈。

陈家此去无多路,嶺外崎岖是昔阳。

以天然大型回音壁著名的“嶂石岩”,位于河北省赞

皇县境内,从那里再往西走,便是山西省昔阳县。昔阳是

全国著名劳动模范陈永贵同志的家乡大寨大队所在地,也

是当时全国“农业学大寨”先进县。“学习大寨赶大寨,

大寨红花遍地开”。

栾城苏丘村国画家崔银萍等与刘炳森在一起


1975 年 9 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在昔阳县召开了“全

国农业学大寨”会议。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同志代

表党中央国务院在会议上讲话,充分肯定了敬爱的周恩来

总理总结的大寨精神。

“嶂石岩”所在的赞皇县和我的家乡栾城县距离不甚

远,有“大道徜徉”,不须多长时间,便可从栾城到赞皇

嶂石岩,“入太行”,到昔阳大寨陈永贵家, 故说“陈家

此去无多路,嶺外崎岖是昔阳”。诗,把地缘和政治,全

说明白了。

那时节,人们翻山越岭,不畏崎岖,前去大寨取经。听

说去时,有人口袋里还不忘装上一把土壤。返回前,把土

留在大寨田里,为自己做个纪念,也算支持了山上缺土的

山区人。

书画助力学大寨 才艺奉献新农村

当年,炳森先生插队下乡时节,所在的栾城县苏邱公

社苏丘村,正处在全国“農业学大寨”的高潮时期。而苏

丘村,则是本县一面学大寨的“红旗单位”。公社组织干

部群众去昔阳参观大寨,学习周总理总结的大寨人:“政

治挂帅、思想领先的原则,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爱国家、爱集体的共产主义风格”。

小村里来了个大北京的文化人!消息一传十,十传百,

乡亲们免不了一时兴奋。自从来了个炳森先生,苏丘村里

的墙标,就一天一天地,彻底改变了模样:仿宋体,黑体,

魏碑,隶书,楷书,……,应该有的,都有。大家看着那

一墙又一墙新写上去的大字墙标,无不感到赏心悦目,典

雅清新;又感觉:这等水平,真是髙不可及,这等艺术造

诣,真是高深莫测……于是渐渐的惊动了三里五乡,波及

到乡县几十万人众……

炳森先生书名波及面广,不仅因为他在苏丘村墙上和

苏邱公社大门口写了对联、写了毛主席诗词,更因为:他

被人所知之后,就默默地无私地为苏丘群众们几乎每家每

户都写了书法作品!他在苏丘下乡期间,真正做到了“有

求必应”、“来者不拒”。面对人民群众对书法作品书法艺

术的喜爱,他高兴,他创作的热情持续高涨。在处理“舍”

与“得”的关系上,他毅然选择了“舍”。他舍得!他施

恩从未图报....... 此时,在县城工作、酷爱书法的父亲崔树人,经常回

村里来住。村里文化氛围的变化,自然引发了父亲的关注

和联想。1975 年,父亲已不在四川贵州,他在老党员老

革命干部崔恒兴爷爷和县委书记周山群帮助下,从贵州省

调回祖籍栾城县工业局工作了。他出生在 1934 年 7 月 9

日,是一位资深的地质工作者、高级工程师,一生大部分

年华,奉献给了祖国的地质勘探事业和地震测报工作。

在 1975 年春天,我父亲主动与深入苏丘的炳森先生

结为了好友。父亲告诉我:我与刘先生,总有话说,很谈

得来!既然交了朋友,来往也就宻切起来。“端茶惠道友,

热酒乐亲情”。在那天下普遍清贫的年代,客人到家里来,

忙着包顿饺子,就算是改善伙食。虽然饺子里边的油与肉,

不会比如今的多,但是热诚的待客之道。“从今若许闲乘

月”,切磋无时旬叩门。妹妹记得,每逢周六日,父亲从

县城一回家,炳森先生就会到家里来坐一坐,两个文化人

“闲品山茗研书道,漫吟古诗悟人生”。

门墙多古意,家世重新风。1956 年就干上了地质勘

探的父亲,工作中多次交接过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算

得上李四光少半个学生。由于他的刻苦和精进,年仅 23

岁就挑起地质勘探队伍的大梁,1957 年 4 月被上级任命

为西南地质局 562 煤田普查大队代理队长。1958 年担任

四川省地质局红果井田 204 队技术队长,25 岁加入中国

共产党。小名“崔桂荣”的父亲,作为一个尊师重教、从

旧中国过来的文化人,他自己取名“崔树人”,心内自有

其深意在。除了“立德树人”,也有“多树别人、少树自

己”的谦谨。他热爱中国书法,很喜欢炳森先生的为人和

作品。当年我家堂屋的南墙上,贴有四小幅唐宋行草古诗

词;北墙上则挂着一幅行草大中堂,内容是毛泽东主席《水

调歌头 重上井冈山》。中堂两侧有对联,上联“为有牺牲

多壮志”,下联“敢教日月换新天”………都是炳森先生

的手笔。

三思方举步,百折不回头。这一年,父亲多次以“吃

派饭”为名,邀请了炳森先生到崔家,聊文化,聊书法,

相互切磋技艺,为让我拜师做铺垫。他认为,临渊羡鱼不

如退而结网;积财万贯不如薄技在身。

在一个炎热的周日,父亲特意延请炳森先生来为我讲

说书法艺术,同时希望炳森先生能收我为徒。这期间,继

母也多次向炳森先生表示,希望炳森先生教家里几个孩子

学习书法。

时年 24 岁、退伍后正读元氏师范的我,也非常喜爱

这位北京来的先生和他的作品,故每个星期天也刻意回家

来住。注重“讲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的师范生,在前趋

拜访求字和观摹先生书写作品的过程中,也与先生熟悉起

来……事理通达,心气平和。 云山风度,松柏精神。我

感觉,这位戴着大方框眼镜、身材魁梧的炳森先生,脾气

好,为人随和,性格爽朗,稳健,厚道,彬彬有礼而又和

蔼可亲,是个与人为善,助人为乐,充滿质朴而又诚实的

大知识分子,与书画为知己,集古今之大观,谈吐趣中皆

合道,文辞妙处不离禅。

刘炳森与当年省书协旭宇、栾城副书记刘书军等人的合影


就在那一天中午,生产队收工之后,悄悄地,在我家

堂屋里,由父亲主持,让我拜炳森先生为师,要我向刘炳

森先生学习书法技艺……。那天,父亲竟把他珍藏了多少

年从来舍不得示人的五种金贵的“矿石标本”拿了出来,

慷慨郑重地,作为见面礼和拜师礼,双手送到炳森先生的

面前!我看到,炳森先生郑重地站起来,伸出双手激动地

接受了这份诚恳的心意。

喜有图书作伴,最难翰墨同心。四莱一汤,“午宴”

开始了。清贫的年代,简朴的“拜师宴”。三个人,老中

青,边吃,边聊,边点评我那两幅挂在墙上的书法习作……(待续)

 作者简介: 崔春奇 , 1951年生于河北省栾城县苏丘村。刘炳森曾在1975年到他的家乡苏丘村下乡劳动一年。时年25岁的崔春奇和父亲崔树人都酷爱书法,故经常特意延请刘炳森到他们家里讲解传授书法技艺并拜刘炳森先生为师。

     此后几十年,崔春奇长期关注研究刘炳森笔法,追摹刘隶大气浩然的风神和雅俗共赏的境致。同时铭记先生教诲,坚持走深入传统,融会贯通,熔碑铸帖,食古化古,尚古图新,守正创新之路。坚持耐得寂寞,精准临帖,多出精品,视精品为合格;有所追求,超越自我,视昨天为落后;不断立足现有,挖掘应有,在追求真善美的过程中升华自我。

        崔春奇做为中国著名书画家丶 国家教育部书法教育理事长丶中书协副主席刘炳森先生亲传弟子,还曾用五年时间,坚持到北京中书协书法培训中心深造,是中国著名书法教育家中书协书法培训中心主任刘文华导师工作室成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书协书法注册教师,河北科技大学客座教授,中书协书法考级河北省中心副秘书长,河北省毛体书法研究会高级顾问,中国文化艺术中心书画院副院长。                     

 

曾仼中共河北省顾问委员会主任杨泽江文字秘书,省顾委办公厅秘书处副处长。中共河北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处长,河北省老教育工作者协会顾问原秘书长兼法定代表人等。中共党员,退伍军人,大学本科。曾被中宣部、国家教育部、国家老龄委等六部委,两度授予“全国孝亲敬老之星”。






打赏 小编给力,赏他~

可能喜欢

众赢信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