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在线网专访:用粉笔头开始作画的艺术大家——葛荣鑫

时间:2021-12-28 23:24:00   来源:京津冀在线网   作者:刘杰

京津冀在线网综合(刘杰)近日,在一次省会书画大赛上,京津冀在线网有幸采访了著名艺术家葛荣鑫先生。

葛荣鑫,曾就读于清华美院研究生课程班。中央国家机关美术家协会会员,清美艺术创作研究会副秘书长,河北省现代美术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书画联谊会河北创演中心副主席、紫鳞阁画院院长。从小痴迷书画艺术,刻苦练习,持之以恒,终成大家。

木刻 草地课堂

从粉笔头开始了艺术人生

葛荣鑫小时候生活在部队家属大院,从记事时起,喜欢看小人书。大院里有家属工作的粉笔厂,门前有晾晒着的和散落的粉笔,他用粉笔在水泥地上画八路军打鬼子,受到同龄孩子的欢迎。也受到父母和叔叔阿姨的称赞。大人孩子的赞扬使得他更喜欢写写

画画了。上小学时候,看到父亲写毛笔字,也学着写。在学校的写字课上,郭春芳老师把他写的字粘贴在讲台旁边的墙上,让同学们欣赏。在小学,老师交给的任务包括写黑板报。用粉笔学着画雷锋、王杰、画英雄。

中国画 梦中家园

雕塑《绝不掉队》

旁听生的收获

上中学时,家人非常支持葛荣鑫画画,妈妈从不多的生活费中挤出购买绘画用品的费用。姐姐已经参军,也从部队搜集报刊杂志中的插图、封面图片给他寄回来供他学习。有一天,葛荣鑫听说文教局指派文化馆为中小学美术老师举办暑假培训班,求妈妈找在文化馆工作的老部队的一位家属帮忙,很幸运,馆长同意他作旁听生,经过培训使他绘画入了门。事后还搞了一些小型创作,有版画有年画,被收录在文化馆画集里。

雕塑《一盏马灯》

中国画《仙境》

一手拿锄头,一手拿画笔

中学毕业后,1976年李村插队下乡。一边挣工分养活自己,一边画画,有空对着村里的老农、村干部写生。县文化馆抽调他随地区文化局到大寨参观写生,参加创作座谈会,版画《针锋相对》参加了在省博物馆举办的地区的美展。还在《石家庄日报》、《建设日报》发表了一些线描插图。村里的壁画、画宣传画公社里的展牌、外村、相邻单位的壁画、标语许多都是他的笔迹。有的村涉及到国际友人参观时,也被县文化馆抽调回来参加绘制壁画、书写标语等。

水墨画《在路上》

他在李村公社插队,这也是中央美院、中央工艺美院许多师生生活过的地方,下乡期间认识了中央美院雕塑系的董祖怡、钱绍武先生,得到了两位先生的谆谆教诲。在毛主席纪念堂雕塑泥稿的时候,董祖怡先生亲自带着学生到现场参观并讲解纪念堂雕塑的相关的程序,美院给老先生发了两张电影票,老先生还给学生们让来让去,老先生对艺术严谨的态度,平易近人的风格,优雅的谈吐,葛荣鑫记忆犹新,从此,也对雕塑产生了兴趣。

几张插图,一步登天

下乡三年多回城了,分配到企业上班,听说司法局刚刚成立,局里有宣教科,需要会画画写字的人。他带了几张带自己插图的报纸给局长看,司法局是国家机关,许多人在竞争这个位置。结果被上级领导特批准入了。同事们说,从企业进国家机关,你真是一步登天啊。

学习前辈,倾听名家指点

在司法局搞宣传后来作律师,但一直离不开画画。

根据上级指示,葛荣鑫在拍摄电视剧《糊涂官司》时担任美工,导演于洋(北影厂长)、制片主任王增镇(电影《东方红》执行导演)等先生的艺术风格影响着他。

国画《为国争光》

在北京林业学院李春海教授的家里,李老师边画、边讲还朗诵古诗,那种诲人不倦的精神和兴奋状态让人难忘。

在沈阳鲁迅美术学院冯二牛教授的家里,冯老师说,“你先画,我再改”。他是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与黄土画派创始人刘文西先生的交流中,老先生讲的最多的是毛主席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的精神,葛荣鑫听了先生的教诲,将讲话精神融入自己的创作中。

在清华美院的中国画方向研究生课程班里,受到了中央美院、清华美院、中国国家画院、中国美协、书协名家的谆谆教诲,使他学到了新知识、大开了眼界。期间,创作水墨小品《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在清华美院展出,水墨作品《客过山水间》被收录在《重墨清美》大型书画作品集中。

他借鉴了多个艺术门类,这对他的艺术创作都具有积极的帮助作用。

国画《客过山水间》


唯有鲤鱼最吉祥

他喜爱画水墨画,尤其是鲤鱼,因为鲤鱼是中国文化的象征。寓意吉祥,长寿、幸福。相传,鲤鱼不仅可招财,还能够挡煞。鲤鱼跳龙门会带来大吉大利。相传古人寄信时常把书信结成双鲤形状寄递。 唐代诗人李商隐《寄令狐郎中》咏有:“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佛家将鲤鱼作为佛家的宝,并将鱼形用在佛教器物上,如“鱼鼓”,俗称“木鱼”等。“长鲸之长几千丈,雪蹴山倾万重浪,纵游不厌沧海宽,一跃已在青天上”这是宋代大诗人陆游在《鲤鱼行》中对鲤鱼的描写。民间所说的吉利词汇“鱼跃龙门”、“连年有余”均是鲤鱼引申含义。世上种种动物画作及饰品,有些根据民族习惯不适宜挂在家的墙上,而鲤鱼则是无可挑剔的,所以说唯有鲤鱼最吉祥。葛荣鑫研究画水墨鲤鱼,细心观察鲤鱼的生活习惯,甚至鲤鱼的喂养都做过研究,学习古代关于鲤鱼的诗词,他经常为古诗词配画。从古代的八大山人到近现代的国画大师齐白石,大量临写,废纸三千,取得了可喜的成就。鲤鱼在他的笔下活灵活现,既激情而又豪放,八大山人的简捷明快,现代画家的准确造型都可在他的画里体现出来,他从元代四大家之一的黄公望的理论中学习“意在笔先”, 使他笔墨洒脱气度不凡。他画的鲤鱼已经游出国门走向世界。2000年春节在省会电视台画鲤鱼为省会百姓送去新年的祝福。作品《锦鳞惊波》在台湾参加了台湾大陆两岸作品交流展;

国画《玉萧飞声》

走进北京人民大会堂

2003年11月9日应邀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创作水墨鲤鱼,受到王光英、何鲁丽等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首都和地方媒体进行了报道, 报道称:“河北画家葛荣鑫八尺长宣的《惊波三山动》,那一条条技法出新的鱼,凸显勃勃生机。”

走进全国政协礼堂

2007年为纪念党中央进驻西柏坡60周年,他的水墨鲤鱼《圆波处处生》参加在全国政协礼堂“百名知名画家美术作品展”,受到张思卿等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八、入选奥运碑林。

2008年奥运会前夕为中国跳水队书写了“鱼跃龙门”四个大字,愿中国跳水队再创辉煌,该作品刻成石碑选入北京奥运会2008米碑林,并被作为碑林中的优秀作品在北京参展。

2009年在全国律协《庆祝建国六十周年全国美展》中荣获全国唯一的绘画一等奖。

可爱的小松鼠

葛荣鑫画的小松鼠,每幅作品都值得细细品味,每个人都可以讲出许多小松鼠的故事。动与静相呼应,静的使人感到似乎在远离闹市原野,掉根针都会发出长长的回音,林间充满了松枝散发出的清香,令人心旷神怡。在他的画境里,似乎到了神仙的世界。就在这寂静的松林里,雀跃着可爱的小松鼠,品尝着松子野果,好不自在。可爱的小松鼠在用自己的语言交流,那形神毕肖的眉目张望,似乎有了人类特有的眼神的对接。万物皆有灵,如同大自然的这方角落,方寸之间却有着浑然无我的画境。大片的松枝松针以重墨线勾成,淡墨的破几只松鼠却是整个画面的灵魂,有了他们的一颦一笑,整幅画便活了起来,有了灵动之美!你看不到作者的影子,但他却无处不在,画家置身画外,以他敏锐的眼睛捕捉,用自己的心灵与它们对话,以最为灵动的笔墨凝结,最终成为我们眼里的林间仙境!

他画的小松鼠多次在报刊杂志发表、并有国内、国外的邮集出版。

一幅版画无数次被收藏、参展

从小在部队长大,对部队题材非常感兴趣。他创作了一幅木刻作品《草地课堂》,反映红军扫除文盲,在草地上学识字的情景。该作品参加了省军区、省文联在省博物馆举办的展览,事后又参加了文化部老干部、老艺术家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举办的展览,也记不清参加了大大小小的展览多少次,并被西柏坡纪念馆、遵义会议纪念馆等部门和机关收藏。葛荣鑫说这幅画是他参展次数最多的作品,对配合党建、营造学习氛围有重要意义。

《一盏马灯》入国展

又是反映部队生活的作品,为庆祝建军90周年,葛荣鑫多次独自到西柏坡搜集素材,有张光盘一边开车一边听,听到了在西柏坡国家领导人提着马灯为抢救伤员照明的故事。他就想用这个故事创作一件雕塑。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终于完成,2017年8月1日参加了由文化部、中央军委、中国美协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全国美展(五年一届)。与此同时四人合作的雕塑作品《决不掉队》在河北省博物院展出并获雕塑最高奖。

中国画 《雨过飞泉图》

创作没有结束,还需继续努力。葛荣鑫告诫自己和朋友,不要天天去拉条幅、刷朋友圈,艺术家应当把精力用在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和作品的水平上。

打赏 小编给力,赏他~

可能喜欢

众赢信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