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发改委参加《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长期规划(2019年-2035年)》新闻发布会

时间:2020-04-12 08:35:28

4月9日,北京市委宣传部组织《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长期规划(2019年-2035年)》新闻发布会,我委二级巡视员王颖捷出席,介绍《规划》实施保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在市推动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加强规划实施保障,确保全面完成规划提出的重要目标任务,对于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一分部署,九分落实。

第一,切实加强党的领导。全国文化中心是党中央赋予北京的城市战略定位之一,落实好《规划》必须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北京市在这方面已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自2017年成立市推动全国文化中心领导小组以来,领导小组及办公室通过高位推动、统筹协调、专题调度,切实解决了一批跨部门、跨领域的重点难点问题,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提供了坚强保障。

全国文化中心的建设更有赖于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今后,将通过积极盘活壮大文艺资源、构建有利于出精品的平台机制,进一步激发各类文化单位和广大文化工作者创造、创意、创新活力;还将通过完善政府购买和志愿服务,健全更加广泛的社会参与机制,凝聚广大市民的力量,形成群策群力、共建共享的生动局面。

第二,加强文化协同创新。辐射带动是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的重要功能。一方面,北京要当好龙头,积极推动全国文化联动发展。比如,争取更多像国家美术馆新馆、国家工艺美术馆等国家“文化重器”落户北京,切实发挥全国文化中心的示范作用。依托北京丰富的博物馆、剧场、公共空间、会馆、名人故居等资源,为全国各地优秀文化成果提供在京展示展演、交流互动的平台,促进全国文化建设水平整体提升。

另一方面,北京要发挥好“一核”的作用,推进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营造京畿特色、多元活力的跨区域文化体系。比如,三条文化带建设就是联通京津冀文化发展的重要抓手。沿大运河,整体塑造沿线风貌,打造水上旅游精品线路;沿长城,统筹做好沿线生态保护、环境提升和城乡建设;沿永定河,以生态涵养和文化驱动为主题,联手打造全国流域治理的“永定河样本”。

第三,完善规划实施机制。健全的实施机制是保障规划落地的重要基础。为把规划落实好,全市将编制实施系列行动计划、年度计划,按照量化、细化、具体化、项目化要求,拉出重大工程、重大建设项目、重大政策和重大改革举措清单并逐一落实。比如,围绕“一核一城三带两区”总体框架,相关专项规划和行动计划已经基本编制完成。下一步市发展改革委将继续加大政府投资支持力度,保障重大文化项目实施,2020年拟安排投资约9亿元,比过去三年年均投资增长了将近一倍。

还要坚持用改革的办法推动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比如,规划提出建立文化融入机制,强化文化在城市规划建设运行管理中的作用,加强重要功能区、重要城市空间、街区空间改造中的文化设计,逐步提升公共基础设施、城市环境的艺术品位,切实提高城市文化品质。在全市推进的城市公共空间改造提升试点项目中,设计环节就特别强调把文化品质作为一项重要标准,在城市更新中融入特色风貌元素,体现人文关怀气息。目前第三批试点已经完成征集遴选,初步确定了32个项目,打算今年抓紧推动。

第四,推动规划落到基层。为打通规划落地“最后一公里”,要特别强调基层基础作用,通过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区级融媒体中心与政务服务中心贯通发展,通过切实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打造有机融合的基层工作平台。还要加大力度,加强市民身边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比如,正在推动的像丰台区方庄街道市民文化休闲中心这样的项目,集文化休闲、体育健身、科普培训等设施为一体,我们想和周边居民一同把它打造成功能有机聚合的“市民客厅”。

规划落地还有赖于广大文化企业为市民提供更加丰富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但当前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不少企业面临较大经营压力。为与企业共克时艰,市里在出台“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19条”、“促进中小微企业持续健康发展16条”和“保障企业有序复工复产10条”若干措施的基础上,又专门针对文化企业出台“促进文化企业健康发展28条”、“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22条”以及“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13条”等政策措施,各部门各区都在努力帮助企业解决燃眉之急,更好应对挑战、寻找新机遇,助力文化企业健康发展。

第五,还要坚持强化规划监督考评。建立量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常态化的评估体检机制,健全全方位协同监督工作机制,及时发现规划实施遇到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更好推动规划目标实现。

目前,全市“十四五”规划的编制工作已经启动,我们将把本规划的目标任务细化分解到“十四五”规划中,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扎扎实实推动落实。

发布会上,二级巡视员王颖捷回答了记者提问。

记者:北京市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有哪些具体举措?

王颖捷: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要批示精神,我市将加快规划建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系统谋划大运河沿线区域发展,彰显大运河文化带在文化传承、生态环境、文化服务、旅游休闲以及带动区域合作等方面的价值,切实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文化带。

一是构建“一河、两道、三区”的发展格局。我们将以大运河为轴线,以线串珠、以珠带面,重点推进一批全线滨河绿道、重点游船通航河道建设,打造一批运河文化展示区、运河生态景观区、疏解整治提升区,传承大运河文化,激活沿线发展活力,进一步擦亮世界公认的国家文化符号。

二是系统开展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大运河沿线文化遗产保护清单,系统开展大运河历史文化遗址遗迹保护工作。合理保存传统文化生态,逐步疏导不符合规划要求的设施、项目,聚焦重要物质文化遗产,扩大文物展览开放空间。比如,我们将以路县故城遗址为主体,规划建设路县故城遗址公园;通州古城核心区年底前完成“三庙一塔”景区内各项文物保护工程,为公众提供更多历史文化场所。

三是营造蓝绿交织生态文化景观。我们将加快推进北运河、通惠河、萧太后河等大运河重要水系综合治理工程,改善大运河生态环境,实现沿线污水全处理,河道水体还清。同时,我们将做好北京城市副中心大运河两岸景观整体规划,精心打理水系,贯通亲水步道,打造高品质生态景观廊道。在大运河沿线构建大尺度绿色开放空间,更好服务群众休闲游憩。此外,大通滨河公园二期、温泉公园三期、百旺公园三期也将在年底完工。

四是打造文化旅游魅力走廊。我们将积极创建通州大运河国家5A级景区,打造集休闲、度假、体验、购物于一体的大运河旅游精品。目前,该景区已被国家文旅部列入创建5A级旅游景区预备名单。同时,我们将大力推进北运河通州段游船通航,打造大运河水上旅游精品线路。2019年10月,北运河通州北关闸至甘棠闸段实现游船通航,第一阶段任务圆满完成,2021年将实现全线41公里河道游船通航,进一步拓展水上休闲空间。

五是编织协同发展文化纽带。我们将加大与天津、河北的工作对接力度,共同挖掘北运河历史文化,按照统一标准,加强大运河水环境保护,整体塑造大运河沿线风貌。同时,依托大运河沿线省市历史文脉一体的优势,扩大沿线省市文化交流合作。下一步,我们还将组织开展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等活动,共同推动大运河文化传播推广。

打赏 小编给力,赏他~

可能喜欢

众赢信达